絕對神秘領域:國內數據恢復市場內幕揭秘(13)
發表于:2015-08-17 16:48 閱讀:
在進入超凈間之前,工程師必須穿戴專用的潔凈服,否則辛苦建立的凈化環境就要付諸東流。一般而言,聯體式潔凈服有著較好的效果,此時可以將全身包裹,不至于讓人體皮屑污染環境。如果想要進一步提升效果,還必須安裝風淋設備,工程師在進入超凈間之前必須在風淋室內吹上幾分鐘,可以將吸附在身上的灰塵顆;救コ。風淋室可分為以下幾種:單人單吹風淋室,單人雙吹風淋室,單人三吹風淋室,雙人雙吹風淋室,飛客在上海建立的超凈間使用了效果一般的單人單吹風淋室,但是應對數據恢復百級凈化應用已經綽綽有余了。一般而言,超凈間內還有一個專用操作臺,此時上下吹風方式可以進一步過濾塵埃。工程師的硬盤開盤操作完全在操作臺內進行。
如果參觀過硬盤廠商,一定會對其超高潔凈度的工廠環境印象深刻。事實上,在硬盤內部,其潔凈程度已經得到國際標準的十級,完全符合人類腦部開顱手術的需求。之所以要求如此高的潔凈度并非是吹毛求疵,而是硬盤內部的盤片在高速旋轉時無法經受細小顆粒塵埃的沖擊。
同樣的道理,我們無法在空氣中隨意將硬盤外殼打開,否則極有可能使硬盤報廢。如今硬盤的存儲密度越來越高,特別是垂直磁化技術應用之后,對于塵埃的敏感度更高了。在開盤數據恢復的過程中,如果只是簡單地在普通環境下打開硬盤,那么其危險性可想而知。即便是普通的千級操作臺,潔凈度也無法達到要求。根據飛客數據恢復中心研發部的實驗表明:大約有95%左右的硬盤在空氣中暴露10分鐘以上會報廢,大約有40%左右的硬盤在千級操作臺暴露15分鐘以上會報廢。而如果將操作臺放在千級超凈間并形成局部百級環境,那么暴露時間在30分鐘以內而導致的數據丟失比例可控制在1%以內。
深入硬盤內部:開盤過程全展示
硬盤的密封都十分結實,但是只要使用六角螺絲刀也很好處理。分別擰下各個六角螺絲之后,就可以打開硬盤的上蓋,此時也能清晰看到其內部結構。
事實上,在打開硬盤之前,工程師一般都會憑借經驗判 斷故障部位。如果在加電時沒有聽到硬盤轉動聲音且更換電路板后也沒有效果,那么很可能是電機故障。而如果轉動聲音很正常且伴隨著“咔噠”聲,則多半是磁頭偏移造成的劃盤(此時應盡可能減少加電次數),需要更換磁頭后才能恢復數據。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硬盤加電出現“咔噠”的敲盤聲并非完全是磁頭偏移,很多邁拓硬盤在固件信息損壞之后也會有這樣的現象,少數西數硬盤也是同樣的情況,而IBM/日立和希捷的硬盤則很少會固件損壞,因此具體問題還是得分門別類地判斷。
事實上,開盤操作本身是非常危險的,一般情況下并不推薦采用這種方案,因此事先的故障判斷非常重要;蛟S很多非專業的數據恢復服務商都不知道如何去區分固件故障與磁頭故障,其實要做到這一步很容易,其核心思想便是電路板熱交換。在帶電的情況,將電路板熱插(要求相同型號與Model號的電路板)。如果此時還是無法導出數據,則可以確定是磁頭或是電機等內部盤腔故障。
開盤操作并不像我們所說得那樣簡單,畢竟硬盤內部的這些配件并非完全通用,因此進行開盤操作時需要找到合適的備件,此時所要求的應該不僅僅是型號一樣,甚至是Model號也完全一致。在更換磁頭的時候,工程師首先將內部磁鐵蓋片掀開,此時需要用力得當,否則很容易弄傷盤片,從而導致數據徹底報廢(圖31,調整硬盤的磁頭部分)。對于一些SCSI硬盤,其磁鐵蓋片甚至很難掀開,即便費勁九牛二虎之力以后也難以那里如此復雜的磁頭結構,因此國內大部分數據恢復服務商無法處理SCSI開盤,僅有少數超大規模服務商才具備這樣的實力。
真正困難的還在于磁頭的安放步驟。如果硬盤內部有多個盤片和磁頭組成,那么留給工程師的操作空間就很小,此時稍不當心就可能觸及盤片或是弄壞磁頭。此外,不同型號的硬盤在磁頭特性方面也不盡相同,這需要工程師憑借經驗去調整距離。在開盤操作中,最簡單的莫過于磁頭卡住,因此只要輕輕地撥動一下讓其歸位即可解決問題。如果開盤潔凈度足夠高,甚至該硬盤還能繼續使用,導出數據也將是輕而易舉。而如果確認磁頭已經損壞(主要依靠加電后的異常聲音進行判斷),則必須更換磁頭。這一步操作要求工程師掌握精確的定位,并且絲毫不能觸及到盤片,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開盤操作其實并不神秘,超凈間環境是其根本保障,而更換磁頭等步驟要求工程師足夠心細且合理操作。不過真正的難點還在于不同硬盤以及型號的開盤更換磁頭方法并不一樣。一般而言,IBM/日立硬盤(特別是筆記本硬盤)比較容易成功,西數和希捷硬盤成功率也不低,但是部分型號的邁拓硬盤,尤其是D540X和D740X,整體成功率偏低。造成這些現象的關鍵因素在于不同品牌硬盤的磁頭性能完全不同,有些品牌的磁頭非常脆弱,而且定位精確度要求很高,此時就會很難處理。
不得不很尷尬地承認,目前最頂級的國外數據恢復服務商也沒能在更換磁頭方面實現機械化操作,因此失誤是在所難免的。不過這將是未來開盤技術的發展方向:逐步擺脫純手工操作方式。至于前幾年業界流行的“盤片讀盤機”傳言,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指望像光盤驅動器那樣來讀取硬盤盤片簡直是天方夜潭。
Part 5 寫在最后:國內外數據恢復技術差異究竟幾何?
數據恢復對于普通客戶而言總是保持著一份神秘感。在很多業內人士的概念中,國內數據恢復大多是由硬盤維修起家,因此技術實力并不出色,往往導致恢復率偏低。國內數據恢復技術發展現狀如何?與國外到底存在多少差距?
在數據恢復領域,除了軟件修復,對于物理故障的硬件恢復也非常重要。通常的電路板修復以及固件操作并沒有多大的神秘之處,最有技術含量的還是開盤操作。開盤操作的核心思想是在極度潔凈的環境中進行更換/調整磁頭或者其它組件,從而能夠讀取盤片上的數據。目前國內的硬件開盤技術在國際上并不算十分落后,只是對付盤片劃傷的問題還把握不大。在俄羅斯的調研中,其中訪問到的“dadalife”服務商甚至部分實現機械操作,而非簡單的手工操作。更為驚人的是,其開盤環境也達到高于100級的標準(級數越低表示潔凈度越高)。
很多用戶都知道,存儲在硬盤中的文件在簡單執行刪除操作之后并不會立即丟失,使用特殊的方法即可恢復成功。然而一旦刪除文件之后又重新寫入數據,那么修復成功率將會大幅度降低。如果多次被重復寫入,那么幾乎就讓人感到絕望——恢復文件的希望十分渺茫。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的數據恢復服務商與國外相比較的話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在美國,數據恢復成功率的確高于國內。目前這方面的技術關鍵在于充分了解存儲結構,特別是Linux以及蘋果系統,甚至服務器操作系統,這些都是國內數據恢復行業的弱項。國內的數據服務商要在這一領域趕上國外的水平,需要較大量的資金,隨著國內數據恢復行業的興旺,國內數據恢復技術的發展加速度還是比較樂觀的。
數據恢復是一項利國利民的事業,在涉及國家機密與信息安全等方面,我們不可能依賴國外技術與國外服務商。因此我們衷心祝愿國內的數據恢復服務提供商一路走好,在數據恢復領域寫下自己光輝的一頁。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
鳴人致力于為企業提供數據恢復、機房建設、數據庫運行、運營及安全等全方位服務。
想在手機上、隨時獲取互聯網前沿、設計資訊以及各種意想不到的"福利"嗎?通過微信掃描二維碼快速添加